学术报告纪要(2021-4-14

鱼类小组

2021-04-14

  

2021414日,应于黎老师的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晓明副研究员来到本实验室进行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罗静老师主持。两位主讲人紧紧围绕各自的研究作了精彩的报告。实验室师生踊跃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吉学平研究员以“云南新近纪灵长类的多样性”为题对云南境内的古灵长类的化石发掘工作进行了精彩报告。云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世界上三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享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演化研究显示,从云南西南辐射出去形成中南半岛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结合带,地质构造活跃。喜马拉雅山脉快速隆起,使云南地区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90%山地地形),拥有大量高原山间断陷盆地,并形成三江并流、深切河谷等多种多样的地貌,热带、亚热带森林广布,热带雨林孑遗幸存。从中新世晚期开始,亚洲季风气候逐渐形成。南北向的横断山系形成四条国际河流,为生物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天然通道,也成为生物快速演化之动力。诸多因素使得云南成为进行古生物、古猿和古人类研究的重要地区,且不断有重大发现。报告中,吉学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亚洲其他地区灵长类的重要发现,对现有的化石证据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由于古猿的雌雄差异较大,在确定古猿物种时,常因不同性别的性状差异较大而将同一物种的古猿误判成两个物种,例如西瓦古猿在最初发现时,由于雌雄差异较大,被误判为两个不同物种。接着,吉学平研究员介绍了云南晚中新世灵长类的发现与研究。目前,中国的晚中新世的古猿化石绝大部分在云南被发现,主要分布在开远、禄丰、元谋、保山和昭通。

最早在开远发现了古猿化石,前后三次出土了古猿化石,前两次仅发现了牙齿化石,第三次发现了上颌骨化石,起初被认为时森林古猿,但后经过反复检查,最终认为是腊玛古猿,之后在开远发现的古猿也被归为腊玛古猿;在禄丰的化石开采过程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腊玛古猿;元谋古猿发现后,最初被认为与南方古猿相近,后通过详细的比对后发现元谋古猿与南方古猿和欧洲古猿依然存在区别,后独立为单独的物种;保山古猿的发现较晚,保山古猿的年代也较其他古猿较近。由于古猿只能通过化石进行区分,在形态的区分上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古猿的分类体系依然较为混乱,加之样品稀少,因此,在古猿分类方面,需要更多的现代鉴定手段应用才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目前,吉学平研究员正在进行对昭通地区采集的古生物化石样品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如象等大型动物化石,在该地区发现了中猴化石,中猴可能是亚洲地区所有猿猴的祖先,该化石的发现极为重要,中猴化石多存在于欧洲,中亚有零星地区发现了中猴化石,但是在东亚,该化石是首次发现的唯一的中猴化石。昭通的化石分类是存在争议的,对化石的物种划分尚无法确定。云南不同地区的同类物种化石间存在形态上的差异,这可能体现了当时环境的快速变化导致生物的性状快速演化。最后,吉学平研究员以完善的化石分布证据及时间线,提出目前对于古猿到人类的演化历程依然存在研究空缺,距今200-600万年之间的化石存在缺环,仍需进行大量的研究,期望可能会有重大发现。

 

张晓明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史前文化的传播模式与生活方式探索”。张晓明副研究员的研究主要围绕古生物基因组开展,同时结合古人类的习俗进行。张晓明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在古DNA研究中的重要发现,通过对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分析,发现这两种古人类和智人的祖先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现存人类的基因组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这两种古人类的基因:现存人类基因组中包含了1~2%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藏族人群的基因组中包含了近1%的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其他人群小于1%)。接着,张晓明副研究员介绍了如何利用交叉学科探讨悬棺葬习俗的源流历史,通过云南9份、广西2份及泰国20份样本的古线粒体DNA分析发现与悬棺葬遗骸个体有关的现生人群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但是中国南方的悬棺人群多样性很高,东南亚的悬棺人群中多样性很低,东南亚人群更多的是本土支系,因此可以判断悬棺文化是由华南地区不断传播至泰国等地。这一研究为悬棺葬习俗可能发源于华南地区,之后该习俗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进行传播这一理论提供了生物学证据。其中,古DNA提取技术在研究中尤为重要。该技术通过测序技术进行对化石内遗留DNA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的方法,将非该物种的DNA进行过滤,然后使用DNA探针对目标序列抓取,获得目标DNA进行PCR扩增并建立高质量的DNA文库后再进行测序,在进行操作时要保持超净环境,避免污染。张晓明副研究员通过古生物群体和现生群体的群体历史和生物地理学进行综合分析,解析出这些动物的历史动态和遗传交流等信息。下一部分,张晓明副研究员介绍了有关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的生计模式的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些遗址中,通过动物考古发现了竹鼠、水鹿、牛、犀牛等动物骨头。通过对牛骨的古DNA进行提取与测序,发现该牛骨与印度野牛亲缘关系更近,之后对犀牛骨的分析发现该犀牛骨可能属于苏门答腊犀。植物考古方面,发现了大量竹亚科植物,这与竹鼠等动物骨头的大量发现相互印证。印度野牛、苏门答腊犀和竹亚科植物均生活再较为湿热的环境下,表明当时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较为湿热。较为有趣的是牦牛的起源,尽管牦牛抑制被认为是青藏高原的土著物种,但是目前的考古发现中,5000以前的遗迹中均没有发现牦牛的遗骸,对于牦牛的起源仍然不清楚。


本次报告中,两位主讲人针对古生物研究向实验室师生介绍了有关古生物的研究和研究的应用。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应用到古生物研究中,对自然的真实还原成为了可能,甚至成为了对人类历史文化研究的佐证。报告过程中,实验室师生积极提问,就如何界定古猿物种、人与猿的区别、古DNA的提取和古生物基因组的获取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于黎老师为两位主讲人颁发了感谢状,报告会圆满结束。

 


吉学平 研究员

就任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 客座教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文化名家。论文曾入选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2020年度 人类起源研究十大新认知。在Jounal of  Human Evolution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Science Bulletin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Scientific ReportsiScienceCurent 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111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作者)30篇。




 

张晓明 副研究员

就任于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和优秀毕业生,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致力于东亚人群的起源与迁徙历史和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目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NationalScience Review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国际知名SCI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撰写人:刘新鹏、林国亮、岳婷松)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云南大学校本部  生物馆东楼  联系人:朱启顺  生物馆东楼209  qshzhu@ynu.edu.cn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云南大学校本部   生物馆西楼  联系人:沙涛  生物馆西楼208  0871-6503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