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检测方法的研发取得重要成果

刘凤,赵卉

20201229


自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灵敏、快捷的检测是及时确诊的关键,对疫情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1月,由云南大学名誉校长张亚平院士牵头组织,组建了集生物、化学、医学、材料等多学科的跨专业攻关团队,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团队设计并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探针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核酸片段,并采用纳米材料对信号分子进行富集,从而发挥信号放大的作用,实现了在智能手机端便携、快捷地完成新冠病毒的检测(图1)。

本团队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开展血清、咽拭子等临床样本的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工作。用电化学传感器法与qPCR法同时对88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出一致率高。且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量为200拷贝/毫升,是目前报道的最为灵敏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之一。同时该传感器试剂可常温保存,检测无需RNA反转和扩增,检测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低廉,可弥补目前使用的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成本高、灵敏度受限等不足。

该项研发成果以“Ultrasensitive supersandwich-typ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SARS-CoV-2 from the infected COVID-19 patients using a smartphone”为题,发表在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杂志上(https://doi.org/10.1016/j.snb.2020.128899),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卉研究员,刘凤博士生,谢伟硕士生以及云大附属医院的周太成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云大附属医院的韦嘉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和云大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灿鹏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同时,该技术成果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批准(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授权号:ZL202010108629.3(2)。

在研发期间,云南广播电视台对该项工作做了专栏新闻报道,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云南网,云南大学新闻网等多家网站也进行了报道(图3)。在赵卉、李灿鹏和孔莉老师指导下,谢伟和刘凤同学利用该技术成果,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云南大学校级金奖,云南省省级银奖。1225日“创响中国”云南大学站启动仪式暨云南大学双创成果产融对接会上,谢伟同学对开发的新冠检测产品“U易测”进行路演展示(图4),受到了社会企业的关注,并接收了云南电视台的采访(图5)。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新冠病毒检测原理图

2.发明专利授权证书

1BB596

3.新闻媒体对本工作的报道

8637

4. 新冠检测产品“U易测”在“创响中国”云南大学站启动仪式上进行路演展示

42255

5. 接受云南电视台的采访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云南大学校本部  生物馆东楼  联系人:朱启顺  生物馆东楼209  qshzhu@ynu.edu.cn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云南大学校本部   生物馆西楼  联系人:沙涛  生物馆西楼208  0871-65033362